导读:微信打赏在线上很常见,但是在线下你有见过吗?微号推带大家看看下面这家餐厅是怎么将这个功能用到实际场景中,获得很好的口碑宣传。
在北京,一家叫“很久以前”的餐厅,推出了微信扫码打赏服务员的体验。
把工作人员个人微信帐号的收款二维码制作成胸牌,顾客如果对服务满意,可以用微信扫一扫服务员身上的二维码,“打赏”4元钱。

通过这一新玩法,“很久以前”不仅在成本未增的同时为员工大幅创收,在激励员工良性竞争的基础上也将店长解放出来,优化了整个餐厅的服务链条。
那么,这样新奇的打赏机制又是如何实现的呢?
店员胸牌即打赏二维码,顾客到店如体验到“四狠”服务员,即狠干净、狠整齐、狠快、狠帅,则可用微信扫一扫其胸牌二维码,打赏4元钱。
所有前厅员工,包括服务员、传菜工、保洁人员、炭火工,都可以向顾客介绍打赏方法(只可介绍一次,且不能主动索取打赏)。
员工:时刻创收,良性竞争
推行打赏机制后,打赏金额直接转入员工微信账户,受打赏最多的员工月收入将提升40%以上,“打赏”的数额直接实现店员物质方面的增收。这将使得优秀员工的薪资在这同行业中已具备足够的竞争力,也激发其他受打赏少的同事的斗志,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。

店长:餐厅产业链条优化,店长分身有术
打赏机制推广

顾客:贴心服务,倍感满足
打赏机制实行后,店员们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,打从心底去为顾客考虑,在细节方面和顾客体验方面更加注重。很多顾客都觉得给予付出服务的人一些回报,会让自己更有满足感。

除了创新性的打赏,这家串串店还把微信玩出了哪些花样?
基于微信摇一摇功能,“很久以前”积极开展店面摇一摇抽奖活动,提高顾客与门店之间互动,提升了顾客对门店的满意度,且通过“全店一起摇”给顾客与顾客之间提供了交友渠道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
面对面建群,撸串变社交
“很久以前“的店长组织客户面对面建立微信群,据店长透露:建群的3个月就拥有了近5000的用户数,大家抢红包、拼桌……顾客到门店已不单单只为了吃饭,而是变成一场社交活动。

这个由微信面对面收款构建起的服务员和消费者的新型关系,引起业内极大关注,现“很久以前”已将打赏机制推广到旗下所有门店。微信支付玩成这样,“很久以前”还是头一家。
微号推总结:移动互联网时代,巧妙借力能够事半功倍。在微信正当如火如荼的时候,这家餐厅巧妙地借助微信进行服务,不但让客户享受到了服务,更重要的是能将这个时尚的元素融入服务场景中(就是常说的借热点),大大提升了品牌的传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