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皮埃罗-斯加鲁菲(Piero Scaruffi),硅谷精神布道师,《硅谷百年史》作者
今天大家所做的事情,与当年的硅谷非常相似,也就是这些内容和交流打造了硅谷,使之成为今天科技的领先地位。
现在看看未来,我们谈谈未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机会:
一、最大的商业机会:人
在互联网时代,最重要的资源是每一个人,现在我们都知道共享经济,维基百科里已经收集了成百上亿的资料。这个革命是一个社交的革命,而不仅仅是技术的革命,人们分享知识,知识再作用于人,人再分享知识,所以合作比竞争更加重要。
二、万物互联
当然,我们现在确实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把这些事物连接起来。在硅谷,不同的公司之间也存在不同的沟通状态,它们希望自己的标准能够成为业界的标准。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进展:intel在几个月前就引进这样的模块,造价很低,可以放在任何一个硬件之上。
因此,大家做好准备:未来是一个智能物体的形态,不同的汽车之间可以交流,它们可以告诉对方车辆这边有一个事故、那边有一个停车位。
三、数据
我们以前把它叫做硅谷,也许在不远的未来会称它为“数据谷”。
我们要思考把大数据拿来做什么?所谓杀手级应用到底是什么意思?数据的来源很快会是我们的身体,我们会佩戴许多可穿戴设备,也许很快我们的身体里也会遍布很多不同的纳米机器人,然后它们可以检查出血压和血糖等等,这个就是大数据的应用。它们搜集我们身体里无时无刻的信息,然后通过比照,明确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,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杀手级应用改变我们的生活,而不是改变大公司的运作。
四、基因
摩尔定律是与电子芯片相关的定律。我相信摩尔定律大家都很熟悉:芯片越来越小、越来越快、越来越便宜。但是还有一条曲线,和基因测序费用相关,因为它找到了新的方法,这个方法出现在2010年,足以让现在的生物技术变得完全不同。通常生物技术是一个非常尖端的技术,只发生在高端的实验室当中。这个现象的原因不是基于企业,而是基于兴起的各种社群。
五、机器
机械手臂、机器人将会变得越来越智能,甚至成为你的家庭成员。
六、未来货币

这意味着每一个比特币的使用者都可以拿到所有交易的信息,这是P2P应用非常重要的一点。区块链就是解决这块的问题,因为区块链,比特币将不可能重新花费,这就是终极的安全模式。
有了区块链之后,双方的交易和协定就可以通过合同智能执行,具有绝对的安全性,不会被黑客攻击,甚至可以自动执行。
七、人体
这里有非常多的商业机会,可以打造设备或者设立数据标准,甚至打造实验室。
八、原子时代的到来
未来的技术是看不见的。现在还处在技术看得见的时代,如手机。但是未来,相应的纳米机器人将在工厂生产或者在你的身体进行检测,然后再通过云端交流。
九、太空探险
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达到火星?因为我们现在的材料太重了,因此需要新的燃料和材料。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长足的进步,NASA和一些私人企业在过去一二十年当中最大的一个成功是:火箭可以成功发射出去之后,还可能成功收回来,且毫发无伤。听起来很容易,但是因为地球重力的原因,很难实现。如果火箭可以毫发无损地回来,可以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把人类送向太空,关于这方面的投资在接下来的几年会有一定的数量。
十、新工厂
所有的事情都在发生改变,那么未来大型的企业都要做什么呢?
要进行重构,适应时代趋势。在这方面,德国走在了领先的位置。德国作为制造国,在2008年遭遇困境的时候,迅速对制造业进行了重塑。
以上十点是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机会,但这些机会都来自于跨界思考,创新更多应该来自于合作,虽然竞争无处不在。

宗毅,芬尼克兹创始人、中欧创业营及湖畔大学一期学员、互联网大篷车发起人,独创裂变创业模式
创业创出使命感,一起行动皆传播。我觉得作为创业者要看远一点,当你因为使命感而创业并传播出去,这对创业是有益的。
减排是不是别人的事情?别人的别人就是你自己。每个创业者都要去想想,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?我做公益特别体会到一点:创业要有使命感,带着私心做公益,自然形成美誉度。我们做了一些事情,但得到更多,提升整个企业的知名度,各大媒体都有报道。
下面我讲些小故事:
案例1:2016电动汽车80天环球之旅
2016年,我将和十二个国家的环保人士通过开电动汽车,进行环球旅行。这是一个公益活动,你也可以看成一个市场营销活动,全球媒体都在关注。一开始我用特斯拉报名,后来我觉得作为中国人,参加这种举世瞩目的活动,应该开一辆中国车。所有人都开特斯拉,只有我开腾势,这说明什么问题?到目前,世界上只有中国车是有能力和特斯拉可以相比,虽然还有差距,但差距并不是很大。
在创业的时候,最好的亮相是通过某些事件去展示,而不要强势转化,这是我个人的看法。
案例2:亲热PHNIX
如果你的房子给我们作为展示店,不仅能赚到钱,装修两三年后还是新的,很多人可以接受这种方式。房子成为体验店,用户便成为粉丝+销售员。
粉丝从哪里来?过去,我打通中国南北充电之路,吸引了很多粉丝,很多还是高端粉的企业家。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。
比如,原来你到格力买一套中央空调+壁挂炉需要4.8万,现在我们的空调地暖一体可以只要3.6万,甚至更便宜。
我们是如何招商的?就是靠一条微信,我的总经理开着特斯拉接妹子,然后得到了启发:用Uber模式让已经购买的客户在家里接客,潜在客户到用户家里体验,用户还可以赚到佣金,并选取一些颜值高的用户培养成为销售精英,所有用户都可能成为销售。这一条微信一下子带来了22个天使用户,后面还不断有用户来找我们,后面我们只好把微信删掉,因为一开始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,只要几个人就够了,商业模式是从一点开始实行的。
“用Uber接了几个妹子,回来改造了一个公司”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,是“书单”公众号写的,文章三天500万阅读量,两周1000万阅读量,这是好内容带来的结果。一无所有的年轻人,才能干出这种事情。
案例3:芬尼超级幼儿园

我们在幼儿园会进行怎样的教育?
第一,开设打架班。
这是中国孩子非常需要的,打架是孩子成长必修课;
第二,从小进行财商教育。
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回事,他们甚至可以和父母一起讨论,因为父母也在那里上班。孩子是玩大的,没有课程。我自己在面试教师,当时做的是关于使命感的演讲,看你是否愿意为教育奉献。有人问我能不能拿到幼儿园的牌照,我说拿不到牌照我也做。我面试的几个老师表示:不但想改变教育,还要带着孩子一起。一个老师要带一个或两个孩子,这使得我负担加重。因为我们内部员工报名幼儿园的价格只要1000元,对外我们收7000元。
芬尼为何如此重视幼儿园?
第一,福利比收入更重要。
这个时候你光给他们发奖金已经没有冲击力了,如果有一个幼儿园让你上班放下孩子,下班就带走,加班还有人帮你看孩子,这就是很好的福利。
第二,社群时代,内容为王。
很多人会关注你的企业,你的客户喜不喜欢你的企业。
第三,这是全民族最纠结的热点,所有人关注教育问题,产业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。
案例4:最新裂变创业大赛
我们公司的制度是用人民币投票选任总经理,参与者必须持有公司10%以上股份,自己是老板,这是我们的特点。我们公司没有职业经理人,只有老板。我们选举很简单,你写下想选的人名,投他多少钱,最高五万元,并签上你的名字,这是选举过程。
有三条规矩:
第一,不兑现重罚,你必须兑现,否则我扣你2个月工资;
第二,你要参选必须拿出钱,拿出现金;
第三,获得投资额最大者获胜。
很多人问我是如何不断裂变的?我回答从招聘做起。我招聘的时候,和现在讲的差不多,只讲使命感,从来不会讲多少年薪。你会发现凡是跟你走的人都是有使命感的,想做大事的人不会跟你计较年薪。互联网时代,任何时候你都要让大家参与进来。把宝贵的股权控制在自己人。
这里有四个现象:
第一个,最好是用自己的钱,做自己的事情。我们公司就是这样,几乎没有融资,我自己就是投资人,自己投资,自己创业,成本最低,效率最高;
第二个,用别人的钱,办自己事情,成本高,效率高,比如报销;
第三个,用自己的钱,办别人的事情,成本低,效率低,比如买东西送礼;
第四个,用别人的钱,办别人的事情,成本高,效率低。有些人用很少钱可以创业成功,有些人却需要很多钱,问题在这里,大家可以思考一下。我们公司的制度实际上是把宝贵的股权控制在自己人手上。我们的员工投入自己的钱,他们会非常小心,仔细地花每一分钱,效率才会高。
看了王石的案例,我更加坚定一定要把宝贵的股权控制在自己人,千万不要轻易浪费。你创业的时候责任很重,不要光想到自己,很多人跟着你抛家舍业,你要对他们负责,这就是老大。你护不住这些人,他们会很可怜,从一家倒闭公司出来,找不到好工作。
张小龙微信公开课第一次超长演讲:四个观点,一个剧透

张小龙,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,微信事业群总裁
第一点: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
我们一直强调用户价值,不会把用户不需要的东西推给用户。很多人把微信公众号当作一个导流的工具。这里要考虑到一点:你的这些粉丝是怎么过来的,是骗来的,还是吸引过来的。
假如你有1000万粉丝,都是骗来的,那么这是很危险的,因为你每发一篇文章都会掉粉。比如,以后微信开通一个功能,提醒你这个号很久没打开了,是否要一键取关。微信禁止一切打扰微信的行为。我们相信善良比聪明更重要。
第二点:微信平台的价值观是让创造发挥价值
只有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微信倡导的,所以只要做好价值,你不用担心平台怎么变。
关于原创,我们把这个事情当作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去做,我们基于很大的扶持,比如原创文章下方的广告,利润会更多的分给原创者。因为原创的文章更符合我们的价值,也符合用户的价值,但是原创的文章流量一般不会太大,就像昨天的谣言一样,传播的很广,我们辟谣的内容就不那么多。
第三点: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的
好的产品不应该是黏住用户,而是让用户用完即走的。再好的产品都是工具。
比如汽车,你用它把你载到一个地方,用完走了,而不是一直待在里面不出来。我们希望大家用微信更高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,而不是一直待在里面。
朋友圈的进入次数太多,希望进去之后不是一直在刷,而是能停留看一会,你要思考你做的事情是在帮助用户省时间,还是消磨用户的时间。
所以我们希望微信上的信息尽量更少,少到只有你想要的东西。少即是多,大家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口号。
第四点,尽量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
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比我们更着急微信的商业化,但我们认为好的产品和用户的价值、体验是不矛盾的。
好的商业化应该不骚扰用户,好的商品必须是只触达它要触达的那部分用户。大家会看到,朋友圈广告经过一年的时间,用户并不反感,甚至有时候会期待。我们的卡券系统,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。在去年这个时候,我们通过春晚发了很多红包下去,但使用率很低,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。一个优惠券如果很好获得,就没有价值了。但现在微信做的优惠券是有好友背书的,你可以使用朋友经过消费获得的优惠券,这样使用率就上去了。
剧透:2016年新的公众号形态“应用号”
我们一直在构思一块东西。目前看微信公众平台更多像一个媒体化的平台,对传播很有效,我们其实应该多开发些东西,而不是面向媒体。
2016年我们会面向开发者做些事情,比如,很多的产品刚开始都用微信公众号来实现,而不是一个APP。我们的本质不是做内容的平台,而是做服务的平台。

尉迟道坤,移动互联网教育产业基金(首个国家财政支持的教育产业投资基金)创始合伙人。北京大学BiMBA、中欧工商学院EMBA。先后就职于新华信咨询总监、新华财经首席运营官等
第一,互联网教育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?红海?蓝海?冰海?
从资本角度看互联网教育:冰火两重天
我经过10多年的统计数据,发现只有5%的在线教育项目是盈利的,85%是亏损的,10%是处在盈亏平衡点垂死挣扎的,3年教育项目死亡率达到90%。但是,大家不要看到这个数据就觉得很恐怖,实际上相比其它领域,这个数据会好得多,其它领域3年死亡率会远远超过90%。
说白了,在线教育项目投入门槛比较低,存活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。
从上市公司来看,目前中国有148家教育公司上市或者挂牌新三板,整体市值是1万亿的规模,这个规模在全类目(8个)里排倒数第三,也就是说在教育领域里,这个创业机会点是非常强大的,目前仅次于渔业、农业。
说白了教育产业,还是一个未开垦的冰海的一个状态。
主板市场主要围绕五个方面:
第一,围绕加强互动的,如刚才讲的全通教育;
第二,参与教育部的信息化建设,这个60%以上的公司都是围绕信息化,说白了就是卖点设备、软件的;
第三,围绕内容,立足教育软件、开发在线教育内容,如方直科技、歌华有线、数码视讯等;
第四,提供语音视频工具的技术支持,如科大讯飞;
第五,提供宽带及终端支持,建立智慧教育平台,如鹏博士。
大家到底处于什么阶段?

教育里面的投资,目前处于冰海阶段,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,就是在整个行业互联网教育的渗透率非常低,可能不到1%、2%的渗透率,传统教育形态互联网教育根本没有切入进去。
教育领域内的几个小问题:
第一,技术的同质化。
大家知道,在线教育的技术来自于美国,而我们落后18个月。中国目前为止,采用的教育技术,都是扎堆,比较落后的,基本上是比较同质化的;
第二,内容比较陈旧的。
而且比国外陈旧,课本、教辅虽然做成电子化,或者做成比较好听的名字,但实际上并没有颠覆内容的呈现方式;
第三,形式上没有新意。
做微视、微课的,本来很简单的一个问题,很多公司,就要花很多技术,把1-3分钟的问题,搞得很复杂,说一个成语添加了很多故事,过度看重形式。我们看到很多国外的功课给孩子很多想象的空间,国内则是把你当傻瓜;
第四,关起门来自嗨。
教育的真正问题是只围绕教育领域。教育产业真正要做大,必须走出去,和其它产业进行关联,形成其它产业的一个入口或者应用,把教育和其他产业关联,如教育+汽车、教育+家庭、教育+建筑等等,只有把教育和其它产业相关联,才能做大。
第二,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?
第一,培养艺术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第二,重新定义人与人的连接;
第三,不断更新,接近学员的学习习惯。
第三,在当下这个环境下,谁将率先突破、谁将颠覆互联网教育?
第一,K12领域是一个过度投资的领域;
我建议在这个领域创业时,把它当成一个生意做,把生意做大了,将来就能找到事业,而不是上来就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成一个事业,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。
第二,在职教育领域;
我认为无论是新的教育法修订还是民办教育,其实都是给在职教育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空间,无论是国外还是艾瑞的数据,在职教育在整个在线教育,都可以占到75%的比例。
第三,2B领域;
如果说为了赚钱,做生意,建议还是围绕2B领域。63%的上市公司都是围绕2B的业务,走的都是学教的,做的基本上都是教育信息化为主的,不像现在很多都是要通过抓学员做大平台的,这是一个趋势。
第四,目前关注最多的SaaS领域,这个领域在其它领域也是一个趋势。
为什么教师独立?教师独立怎么办?教师独立还要去赚钱,最好的办法是自己组织课件,自己组织培训,自己推广、招生,尤其是中国人创业的一个方向:都喜欢自己干,两三个老师就组建自己的工作室。
PS:以上笔记均源自笔记侠在(第二届)中国社群领袖峰会、M+厦门国际创客周、投资人说&在行合作的笔记摘要。
欢迎投稿,投稿邮箱:954574911@qq.com